1、電子制造服務業簡介

    (1)電子制造服務業的定義

    電子制造服務業(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狹義的看是指為各類電子產品提供制造服務的產業,代表制造環節的外包。廣義的看,則包括從設計/開發、制造、采購、物流以及售后維修等整個供應鏈解決方案。目前來看,國際領先的EMS廠商均能為品牌商客戶提供涵蓋電子產品設計、工程開發、原材料采購和管理、生產制造、測試及售后服務等多項除品牌銷售以外的服務。

    (2)行業產生的背景和發展過程

    EMS行業的產生是全球電子產業鏈專業化分工的結果。在全球電子產業走向垂直化整合和水平分工雙重趨勢的過程中,品牌商逐漸把設計、營銷和品牌管理作為其競爭核心,而把相對難于處理的制造部分外包,電子制造服務行業應運而生并成為國際電子產業鏈的重要一環。。EMS行業的產生還包括以下具體原因:

    ①新電子產品開發周期縮短且價格變化劇烈,品牌商通過EMS服務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成本控制能力,能在短期內開發和生產出高質量、價格合理的商品,加快新商品的投市速度而提高市場占有率;

    ②品牌商通過將制造環節外包給專業的EMS服務商,能更好實現接單生產(BTO,Built to Order)以及按單定做(CTO,Customize to Order)等生產模式,來滿足全球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③品牌商通過與EMS服務商的協作,有效的實現了功能分業和風險分擔,以便將資源集中在核心的R&D和營銷等環節,提高資本回報率和競爭力等等。

    EMS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最初的專業為品牌商提供制造服務,逐步發展為覆蓋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服務,即包括從制造前的產品設計與工程開發,直到產品生命終止時的各種服務:

    ①發展初期,品牌商由于自身產能的不足而將部分生產制造環節(主要是SMT貼裝工藝環節)外包,專業化的貼裝企業主要為品牌商提供PCB貼裝業務,主要產品為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屬于傳統的來料加工模式。

    ②隨著產業鏈分工的進一步精細化,品牌商在與EMS服務商合作不斷進化和成熟的基礎上,逐步將與生產相關的產品設計、工程技術開發、物料采購、測試以及物流和售后等環節外包。

    ③目前,EMS服務商所提供的業務具體包括如下四個層面:一是在從產品概念、規劃到產品原型的過程中,參與完成設計、工程技術開發等前端工作;二是傳統的EMS生產制造(主要是PCB貼裝);三是物料采購和管理等供應鏈服務;四是產品測試、物流及售后服務等。

    2、電子制造服務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隨著全球電子制造基地向中國轉移,眾多EMS廠商在我國投資建廠,設立了運作機構和制造基地,目前國內形成了以長三角、珠三角以及環渤海地區的相對完整的電子產業集群,圍繞消費電子、通信設備、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等行業的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已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一方面,在跨國電子品牌商企業周圍,成長起來一批以合約、外包為特點的

    中小型EMS廠商,以及元器件配套生產企業;

    另一方面,中國的品牌商在生產自有品牌產品的同時,也利用自身產能為跨國企業承接外包的電子制造服務。EMS模式已成為我國電子制造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全球前五大的EMS公司,包括富士康、偉創力、捷普、天弘、新美亞等均已進駐了中國市場,把中國作為其全球產業布局的重要一環,他們的進入擴大了我國EMS產業規模,為國內EMS產業帶來了新的產業協作模式,也為國內本土EMS廠商進入國際市場創造了機遇。

    (2)行業發展趨勢

    ①品牌商和EMS廠商之間的供應鏈協作不斷鞏固深化,進入協同發展階段

    對終端品牌商而言,在如今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將產品供應鏈盡可能多的環節專業外包,能有效縮短新產品的開發和供應周期、提高產能并降低生產成本,自身則以經營品牌和銷售渠道為戰略發展重心,快速推出新產品鞏固其優勢地位。

    對 EMS 服務商而言,在與不同細分領域品牌商合作的過程中,其通過不斷增加服務范圍而使得自身綜合實力持續提升,逐步切入品牌商產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從最初的線路板貼裝進化到全面的生產制造、物料采購與供應商管理,并正向設計、售后等服務邁進。隨著雙方在供應鏈層面合作的深化,EMS 服務商與品牌商的關系也由最初的“代工”關系發展成為一種長期穩固的合作伙伴關系。

    從目前全球領先的 EMS 服務商來看,其充當品牌商供應鏈顧問的角色日益突出,品牌商在放棄供應鏈諸多環節的控制之后,也越來越依賴綜合實力突出的EMS 服務商來協助其整合供應鏈資源,優化產品供應的各個流程。

    進入到協同發展階段的EMS 主要包含三方面:①制造前服務,包括參與品牌商的市場調研、產品研發和前期的供應鏈設計;②制造中服務,包括對品牌商的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管理等;③制造后服務,包括定制化的分銷服務、物流配送、售后維修以及產品回收等等。

    ②“EMS/ODM”滲透率仍有繼續提高的趨勢

    EMS/ODM 滲透率是指EMS/ODM 的銷售收入占電子制造產業總銷貨成本的比率,是用以衡量電子產業外包程度的一個指標。隨著電子制造服務模式的日益成熟和服務商綜合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全球電子制造服務業呈現出服務領域越來越廣,代工總量呈現逐年遞增的發展態勢,預計未來全球電子制造服務業滲透率仍將進一步提高。

    ③EMS服務行業領域呈現多元化,“小批量、多品種”漸成趨勢

    目前,EMS 服務已從最初開始發展時以計算機領域生產制造為中心呈現出多行業領域發展的趨勢,對于通訊、工業控制、消費電子、醫療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越來越多的經濟規模不足的小批量電子產品,即使品牌商自身能完成量產,但通過EMS 服務商的專業服務,也能使得制造更加靈活、增減自如,適時滿足需求。

    3、電子制造服務行業的市場容量

    (1)全球市場容量

    根據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IPC)數據,2014 年全球電子合同制造行業收入達4,204 億美金,預計2015 年全球電子合同制造收入為4,494 億美金,到 2017年將達到5,193 億美金。

    (2)國內市場容量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戰略性產業,具有產業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產業關聯度強等特征,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我國是電子產品消費大國和全球制造大國。根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 年電子信息產業統計公報》顯示,2014 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企業數量超過1.87 萬家,全年完成業務收入10.30 萬億元,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9.80%和20.90%,高于同期工業平均水平2.80 和17.60 個百分點,占工業總體比重分別達到9.40%和7.80%,比上年分別提高0.30 和1.20 個百分點。

2010-2014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增長情況

    4、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對本行業發展的影響

    (1)上游行業發展狀況

    上游電子元器件制造業既是 EMS 行業的基礎支持產業,也是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支撐產業。電子元器件屬于電子信息產業的中間產品,其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制造成本等都直接影響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全球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發展速度較快,技術水平也持續提高,高效的產出和不斷降低的成本為電子制造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上述因素既有利于實現電子產品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又有利于推動電子產品的整體價格下降,從而使得下游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為電子制造服務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下游行業發展狀況

    現今全球電子科技日新月異,各類產品層出不窮,越來越短的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為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未來幾年,全球電子產品行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這將直接導致EMS 業務量的增加,有力地促進EMS 行業的發展。

    此外,眾多品牌商為應對市場競爭,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能力,不斷擴大供應鏈各環節服務的外包比例,將自身發展重心集中在響應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及經營品牌上,這也為EMS 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再次,隨著我國電子制造產業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且擁有巨大的電子產品消費市場需求,全球主要的電子品牌商紛紛進入中國,將越來越多的產能轉移到國內,也直接導致EMS 業務量的增加,為國內EMS 公司進入國際品牌商的供應鏈提供了發展契機。